9月11日上午,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在青岛艺术学校召开了座谈会,围绕如何“弘扬雷锋文化、奏响时代主旋”展开讨论,并授予艺校“雷锋文化研究基地”牌匾,本次活动由副校长王琼主持。 2023年上半年,研究会授予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雷锋人生哲学研究基地”牌匾,授予田横岛原力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雷锋拓展训练基地”牌匾。本次青岛艺术学校“雷锋文化研究基地”的落成,是雷锋精神落地的第三块牌匾,标志着青岛市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进入了崭新阶段。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 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本雄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柳本才 青岛市总工会原副主席、雷锋精神研究会发起人王发令 青岛艺术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王伟 青岛市文化综合执法局版权执法处处长李乃滨 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会长刘晓晖 《雷锋》杂志社青岛工作站站长张世金 《雷锋》杂志社青岛工作站办公室主任王健 崂山区文化旅游局原副局长张新春 青岛市战友交响合唱团团长杨勇 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秘书长孟海伦 青岛艺术学校学生处主任孙晓彬
青岛艺术学校学生处副主任兼团委书记李岩 活动伊始,王伟书记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的概况、沿革和办学特色。采取多措并举,发展理论上,教学制服上,文化建设上,文艺传承上推行特色办学、融合办学,突出表演性专业、设计性专业,坚持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坚持把民族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育人,把井冈山精神与雷锋精神作为思想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75年,艺校就专程请老师打造了塑像,学校扩建后办了雷锋文化宣传角;中国革命的艺术文化以聂耳为代表,学校树了聂耳塑像;民族优秀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学校树了孔子塑像。同时,学校还把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融合推进,建立了青岛艺校志愿服务团队,联合社区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在青少年中、在基层社区、在老党员队伍中产生了精神共鸣。 王发令书记提出,文艺是文化的表达形式,雷锋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雷锋文化走进艺术学校,对丰富社会文化环境培养人才,搞好新时代雷锋文化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刘晓晖会长提出,雷锋文化的精神实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雷锋文化能否成为独立的学科仍需要不断地探索。李乃滨处长提出,研究雷锋文化应该有传承,坚持常态化,融于日常、化作经常。应该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应该拓展渠道,形式多样。张世金站长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社会层面落地生根开花。雷锋文化是一种价值,是一种认同。我们的梦想从学雷锋开始,人生的精彩也应从学雷锋起步。接着,杨勇、王建、张新春、孟海伦、李岩、孙晓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发言。 柳本才副主席指出,雷锋文化的弘扬,学校需要有一种氛围,结合雷锋的钉子精神,发扬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开展艺术创作。服务科学工作,服务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全校师生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把雷锋文化与科技报国融合发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科学之光。
李本雄副主席指出,根据青岛城市学雷锋特色,我们要培养海洋雷锋、社区雷锋、艺术雷锋、科技雷锋。雷锋文化基地要发挥好四个作用,一是种子作用,把文化艺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艺术传承作用,打造品牌力度,要有创新的角度,提高冲击力;三是社会作用,发挥志愿者作用,带动群众的力量;四是文化体系辐射作用,借助雷锋之光、艺术之光、科技之光、文艺之光,激发青少年向上向善的原动力和首创精神。 青岛艺校多少年来通过一代代校长、师生的文化传承,沉淀了浓厚的校园文化,培养出一批批文艺骨干人才,为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雷锋文化研究基地”,青岛艺术学校将承担起雷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使命,从学校所在地不断向周边辐射,以学校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社会带动城市,将“我与城市共提升”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孟海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