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向居民宣传网络正能量知识。(来源:信网 郭慧敏 摄) 信网2月21日讯2月20日,由青岛市市委网信办主办,信新相映公益平台承办的“网络正能量进社区”活动在青岛李沧区兴华路街道营子社区热闹展开。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化身“网络正能量宣讲人”,在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科普网络正能量知识,帮助居民提升文明上网意识,倡导文明上网新风尚。 来自“螺丝钉”志愿服务队舞阳路保修厂志愿者曲洪亭是网络正能量传播的积极践行者,曲洪亭说:“现在网络传播速度很快,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多传播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比如前段时间62岁的青岛大爷以身作舟,冲进海中背出被困游客,这样的事迹通过网络传播后,感动了很多人,也激励更多人去做好事。我们可以多转发这样的正能量内容,让更多人看到。”居民们纷纷表示很赞同,觉得网络确实可以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有力工具。 同时,曲洪亭还向居民们介绍网络正能量传播的多种方式。他说:“我们不仅可以转发资讯报道,还可以自己拍摄身边的正能量故事,比如社区志愿者帮助邻居解决困难、小朋友主动捡起垃圾保护环境等,然后发布到网络上,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社区的温暖与正能量。” “现在网络上信息繁杂,很多谣言披着‘真相’的外衣传播,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来自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的志愿者卞涛一边为居民穿着马扎,一边向居民们讲解道。他举例说,比如一些标题夸张的资讯,或者带有“紧急通知”“必看”等字眼的信息,很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的谣言。他提醒居民,遇到不确定的信息时,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或者使用一些权威的辟谣平台进行查询。 “大家都知道,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暴力。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事件时,不要急于发表攻击性言论,要先了解事情的全貌。”来自李沧巴士第三分公司工会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刘华龙特别提醒居民,在网络上发言时要保持理性和善意。 “网络暴力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也会让施暴者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他举例说,一些人在网络上因为匿名性而随意发表攻击性言论,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这种行为不仅不道德,还可能触犯法律。 网络正能量,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文明的延续。从识别谣言到拒绝暴力,从保护隐私到传递善意,网络正能量的力量在于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每一次点击、每一条评论、每一次分享开始,用行动传递温暖,用善意连接彼此,共同营造一个清朗、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郭慧敏) 志愿者向居民宣传网络正能量知识。(来源:信网 郭慧敏 摄)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