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炎热季节,校园不减热闹,今日,赵红路小学一场意义非凡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会在校园召开,为深入探讨如何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教育体系,提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为新学期积极备战新课题,新课程,此次座谈会吸引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参与,为中医药文化在校园的落地生根出谋划策。 座谈会上,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发起人、党支部书记王发令出席并分享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见解,强调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瑰宝,在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方面的重要作用。十二精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度介绍了公司在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中医儿童剧公益演出的规划。据了解,该公司计划通过生动有趣的儿童剧形式,将中医药知识巧妙融入剧情,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中医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同时,苏总还向学校孩子们捐赠了中医药足贴,用实际行动支持校园中医药文化的推广,赵红路小学校长纪建宁为十二精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度颁发了捐赠证书,以感谢其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热心奉献。 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邢筠从教育与商业融合的角度,为中医药特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独特思路。她提出,应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打造兼具吸引力与实用性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提升相关实践能力。中国儿童创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苏洁则聚焦中医儿童剧公益演出细节及中医药启蒙科普样板课打造展开探讨。她认为,儿童学习中医药文化需注重趣味性与互动性,要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与实践活动,以此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中医药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儿童剧舞蹈中融入五禽戏,既考虑到其比八段锦等历史更悠久、底蕴更深厚,又因五禽戏有模仿动物的动作,更易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能让学生在强身健体中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通过动静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加深对中医药文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多元认知。 赵红路小学校长纪建宁及相关老师在会上分享了学校现有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基础,特别是依托赵红路国医馆积累的宝贵经验。学校希望借此契机,成立专门的中医药特色课教研组,整合各方资源,开发一套系统、科学且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中医药特色课程。该教研组将汇聚学校教师、校外专家以及企业代表等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估,确保中医药特色课程能够高质量地开展。 此次座谈会为赵红路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明确了方向,各方达成共识,将携手推进中医儿童剧公益演出、中医药特色课教研组建设以及样板课打造等工作,为教育改革注入传统文化活力,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里绽放新的光彩,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 撰稿:隋佳芮 编辑:孙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