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5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深入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即“海创计划2.0”)。青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传,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云潭,青岛西海岸新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然吉,青岛市科技局海洋科技处处长李德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海洋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优势,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场。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海洋科研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集聚了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等一大批涉海科研机构,拥有的涉海院士数量、海洋高端平台数量、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行动方案》坚持精准施策、靶向施治,瞄准重点海洋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努力支撑构建智慧、绿色、开放、安全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争当海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开创经略海洋的新局面。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海洋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加强,青岛成为全球海洋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海洋高端人才集聚地、海洋科技国际合作要地,逐步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海洋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建立以崂山实验室引领、更加完善的四级海洋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一批海洋领域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新增海洋高端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 二是海洋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强化。突破100项以上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布局若干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培育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超过1000家。 三是海洋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集聚一批海洋领域顶尖人才、高端产业人才及青年人才,争取吸引海洋高端人才200名以上,有力引领、有效赋能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是海洋命运共同体加快构建。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打造若干海洋领域国际性品牌大会,构建更加广阔的国际海洋伙伴关系。 《行动方案》立足海洋科研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提出了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包括海洋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现代海洋渔业、海水淡化与海洋能6大优势产业,以及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2大未来产业,明确了重点突破的24个方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布局。 一是坚持以技术突破引领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将技术攻关作为主要抓手。比如,海洋信息产业,重点支持突破声、光、磁、电等传感器关键技术,实现海洋先进传感器自主可控;支持突破海洋数据同化、分析与挖掘、可视化、安全等关键技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海洋数据标注基地。再如,智能航运产业,重点支持突破数字航道、智能拖轮、岸基船舶辅助靠离泊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船舶试验航线;支持突破港机设备轻量化设计制造、港口装备清洁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港口设备上应用。还有,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通过生物高通量分型与全基因组选择、高效精准基因编辑等育种技术攻关,加速突破良种规模化生产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一体化陆海接力养殖技术体系。 二是坚持以技术落地赋能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将装备制造作为重点举措。一方面,面向优势产业,支持研发水下滑翔机、波浪滑翔器、海上无人机等水下、水面、低空无人装备,加速与海洋应用场景相融合;支持研发智能养殖管控系统、养殖工船、深水网箱等海洋渔业装备,开展深远海养殖示范应用。另一方面,面向未来产业,支持研制集航空遥感、水面水下机动和固定观测为一体的海洋立体观测体系,加快向大规模、低功耗、超高分辨率等方向发展;支持研制适应海洋环境的低轨卫星互联网终端,打造低轨卫星互联网海洋数据枢纽;支持研制大水深勘探机器人、高性能集矿机等关键装备,支撑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深海稀土等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三是坚持以技术革新助力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将绿色、低碳、高值化作为重要导向。聚焦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支持研发液化天然气、甲醇、氨、氢等新燃料动力系统、电力船舶动力系统、燃料存储供给和能源管理系统等,开发新燃料船舶、电动船舶、清洁能源混合动力船舶等绿色船舶。聚焦海水淡化与海洋能产业,突破多能互补、海水制氢等高效获能、储能技术,推进海洋多能融合发展,围绕防腐蚀等重点方向突破新技术、研发新材料,研制海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推动海洋碳汇发展。聚焦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支持“蓝色药库”计划,加快海洋创新药物研产进程,研发海洋生物酶制剂、海洋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等高端海洋生物制品,开发以海洋寡肽、海洋多糖等为原料的新型海洋功能食品,构筑海洋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海洋高端平台建设、海洋产业创新引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科技型企业培优、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育、海洋国际合作拓展6大提升工程,包括18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海洋高端平台建设提升工程。高水平打造崂山实验室,积极争创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海洋人工智能、海洋大数据、海洋气象、蓝色种业、海洋工程等领域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协同联动创新模式。加快海洋科学卫星、海洋生态系统模拟设施等海洋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增强海洋创新策源能力。 二是海洋产业创新引领提升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发挥自然科学基金激励作用,引导高校院所围绕海洋产业需求提供“订单式”服务。支持牵头企业开展海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海洋重大产品研制。实施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深化系统集成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引领海洋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 三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辐射全国的海洋技术交易服务样板。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盟,支持船舶产业创新、海洋成果转化等共同体建设,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海洋科技产业协同组群。推进海洋领域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生态。 四是海洋科技型企业培优提升工程。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引导有条件的涉海科技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承担科技项目。支持涉海科技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对接,探索“拨改投”“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多元支持模式。加强与高能级平台机构和国内外头部企业合作,持续招引一批海洋领域重大科技项目。 五是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育提升工程。靶向海洋科研和产业需求,通过以才引才、平台聚才、企业揽才等方式,吸引汇聚全球海洋领域科学家、产业高端人才、卓越工程师,壮大海洋高层次人才队伍。着力引育研发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有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海洋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建立一支海洋科技生力军。 六是海洋国际合作拓展提升工程。深化海洋领域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积极参与“海洋十年”等大科学计划。发挥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等高层次交流平台作用,建立全球和区域性海洋科技创新对话机制,助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下一步,青岛市科技局将充分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全力推进“海创计划”落地落实,促进更多海洋科研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寻求更大突破,努力激活新质生产力的“蓝色引擎”,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张含笑 责任编辑:张致之 |